北京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 “两区”建设三年落地近50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发布时间:2024-11-24 14:33:10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商务局获悉,三年来,国务院批复北京“两区”建设251项任务实施率已达98%,促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和北京自贸试验区条例相继出台,10余个专项改革方案近500条措施陆续推出,向全国推广创新经验案例40项,落地全国突破性政策近50项。

  “两区”建设三年来,北京紧抓“两区”政策叠加机遇,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取得系列成效。

  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

  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保险试点,探索为创新药发明专利申请人向外国申请专利开辟保密审查绿色通道备案;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成立北京市RCEP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下沉、外延”;出台《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为数据知识产权颁发“身份证明”;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超过60%,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系。

  建设“京贸兴”新型国际贸易服务平台

  北京持续放宽外资准入准营,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全国首个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机构、全市首家外资公募基金、首家外国专利代理机构等近130个标志性项目渐次落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助企提升投资速度。推进“一业一证”“证照联办”“一证多址”“产业用地标准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多项改革,有条件的区域率先试点“首席审批师”改革,陪伴企业历经投资的各关键节点。获批北京首个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通过首个国家级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出台支持离岸贸易举措,建设“京贸兴”新型国际贸易服务平台,为“买全球、卖全球”拓展空间。

  打造中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

  北京在全国首创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等高含金量政策;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政策措施,已认定英特尔、微软、施耐德电气等三批次73家外资研发中心;打造中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首批入驻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等8家国际科技组织,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开放良性互动。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立全国首创集规则、机制、技术于一体的可信数据流通服务体系,设立全国首个数据资产交易中心、首个服务跨境场景的数据托管服务平台;依法有序推动数据跨境流动,获批全国首个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案例、通过首家企业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赋能重点产业发展,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实现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车内无人”试点等多项突破。数字经济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数字经济比重超过六成。

  北京绿色交易所立足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正加快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发行银行间市场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券、落地全国首批新能源公募REITs项目、成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完成北京市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首单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等,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人遗专员”等试点,在30家医疗机构开展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总床位4800张,推进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建设,为医药创新和前沿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政策支撑;在一南一北生物医药聚集区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为企业从研发、临床、注册到生产、流通提供一站式咨询即时性服务。近三年,北京共有13个创新药、59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占到全国近30%。

  三年“两区”入库项目近1.9万个

  项目落地和吸引外资是“两区”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三年来,“两区”入库项目近1.9万个,其中,已落地出库项目1.2万余个,涉及投资额近2.3万亿元。2020年以来,北京实际利用外资559亿美元,占全国的近9%,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超九成。(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