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人物丨托马斯·拉贝:《拉贝日记》串起拉贝家族四代人的百年中国缘

发布时间:2024-12-27 08:07:57 来源: sp20241227

   中新社 北京12月12日电 题:托马斯·拉贝:《拉贝日记》串起拉贝家族四代人的百年中国缘

  作者 姚婧雯

  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6年前的这一天,日军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中国人惨遭杀戮。在那至暗时刻,德国人约翰·拉贝奋力保护中国人,并写下《拉贝日记》,向国际社会揭露真相。近日,约翰·拉贝先生的嫡孙、72岁的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讲述拉贝家族四代人跨越百余年的中国情缘。

视频:【东西问】拉贝家族的百年中国缘 来源:中国新闻网

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内的约翰·拉贝雕像。袁理 摄

  祖父从未想过放弃保护南京的平民百姓

  1908年8月2日,从小就对中国深感兴趣的约翰·拉贝搭乘火车从德国汉堡出发,几经辗转,到达北京,开启“中国之旅”。“总有人问我,祖父来到北京首先看到的是什么,那就是天坛。”托马斯·拉贝说。

  到中国后,约翰·拉贝就职于西门子公司北京办事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拉贝没有离开中国,“我的祖父说服了当时的中国官员,让他继续待在中国。因为他可以继续在西门子公司工作,为中国人民谋利益。”托马斯·拉贝说。然而,随着德国战败,1919年约翰·拉贝无奈被遣送回国。

  一年后,再返中国的约翰·拉贝一待就是数十年,这期间与妻子生儿育女,度过了美满而难忘的时光。“在祖父离开中国的时间里,他的中国朋友们将他的房子和办公室打扫得一尘不染,祖父回来后,他们热情拥抱他,欢迎他回家。”托马斯·拉贝说,中国人的热情和常年在华生活经历,让祖父对中国产生了很深的情意。

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展览上,约翰·拉贝与夫人的合照资料图。袁理 摄

  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短短两个月内杀害了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当时南京战火纷飞,许多富人、政府、高官等都撤到了汉口(武汉),但仍有许多南京民众无依无靠,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去支持他们离开这里。”托马斯·拉贝说,“祖父和家人们在中国生活了30年,为西门子公司工作了25年,他的儿孙都在北京出生,在中国有许多朋友、同事。在他看来,保护他们是一种道德责任,因此,他觉得必须留下来。”

  今天,回忆起这段历史,托马斯·拉贝仍为他的祖父感到担惊受怕,“他随时可能被空袭或被入侵士兵威胁,并且,患有糖尿病的他无法得到常用的胰岛素,也没有食物和干净的水,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健康。”但即便是面对这些“生死考验”,祖父也从未想过放弃保护公司里的中国雇员和南京的平民百姓。

  托马斯·拉贝表示,祖父曾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夜里曾坐在一个避难所里,在日军的炸弹袭来时抓着身边人的手,不远处还有瑟瑟发抖的中国儿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要留下并帮助这里的人”。

位于南京小粉桥的拉贝故居。泱波 摄

  为尽力庇护中国民众,阻止日军大屠杀继续蔓延,留在南京的约翰·拉贝与20多位外籍人士共同建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担任委员会主席。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设立了25个难民收容所,供25万多中国人在此避难。

  不仅如此,约翰·拉贝还开放了自己的私人住宅和花园,与后面的德国学校及几座较小的建筑形成一个建筑综合体,称“西门子保护区”。“祖父让他的员工、工匠,还有他们的家人都在这里避难,他还叫人把门打开,让所有人都可以进来,在这里,他收留了650多名平民。”

  在战争年代,以个人之力保护成千上万民众堪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管如此,祖父依旧为救助中国民众在战火中不停奔走。”托马斯·拉贝说,数月间,祖父利用自己的外籍身份不断向日军抗议,甚至向当时德国元首希特勒发送电报寻求帮助。直至1938年2月,迫于德国压力,约翰·拉贝被遣送回国。离开之际,他仍不忘嘱托安全区的负责人士保护好中国的受难民众,并将在他家养伤的中国飞行员平安护送到香港。

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展览上,约翰·拉贝在南京安全委员会办公的资料图。袁理 摄

  2000多页《拉贝日记》揭露日军残忍罪行

  保护了数十万中国人的约翰·拉贝,是人道主义的践行者,是中国人心中的“南京好人”,也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钉”。1938年,回到德国的约翰·拉贝仍不忘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真相奔走,“在柏林,祖父做了几次关于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演讲,却因此被认定破坏德日两国关系,遭受牢狱之苦。释放的前提是,他必须保证不再谈论南京。”托马斯·拉贝边说边无奈地摊手,“战争结束后祖父患了重病,他无法胜任重体力劳动,只能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于是他们一家人挤在出租屋内,用从中国带回的古董和家用物品换取土豆作为食物,勉强维持生计。”

  1948年,约翰·拉贝晚年生活艰难、全家食不果腹的消息传到中国,南京人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展开募捐,“祖父收到了来自南京的2000美元,在当时那是很大一笔钱,足以解决燃眉之急。”托马斯·拉贝说。不仅如此,时任南京市市长的沈怡,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托人在瑞士买了4包食品带给祖父,祖父在随后寄给沈怡的信中写道,“我们大人都靠干面包与汤度日,最近连面包都难以得到了,您一定想得到,获得食物包裹对我的意义何等重大!”。1950年,约翰·拉贝因病去世,这封信至今仍被珍藏在南京市档案馆里。

2019年9月,北京,《大爱生命 追求和平——约翰·拉贝在中国三十年事迹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富田 摄

  直至1996年,生于中国的约翰·拉贝的外孙女莱因哈特夫人还在为南京“讨公道”而努力,为中国伸张正义。美国纽约举行的南京大屠杀纪念会上,莱因哈特夫人首次将2000多页的《拉贝日记》公之于世,日军侵华暴行在被封印半个世纪后,终于呈现于世人眼前,“南京好人”也终于从历史的迷雾中走出。1997年,《拉贝日记》中文版在南京公开出版,揭露了那场血腥残暴、灰暗至极的真实历史,被誉为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也成为日军南京罪行的有力证据。

  “祖父去世前,将《拉贝日记》及所有历史文献资料交由我的父亲奥托·拉贝继承,父亲又把它们交给了我。2016年,我将《拉贝日记》的手稿捐献中国国家档案馆,如今它们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托马斯·拉贝说,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谁也无法抹杀,我们要正视历史、了解历史。

  2002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拉贝传》简介中写道,“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也铸造了拉贝的人生观”。在柏林西郊的拉贝墓园内,黑白墓碑前方的纪念碑上用中德两国文字刻着“感恩——永远铭记拉贝先生的国际人道主义善举!中国南京”。

2020年12月,南京,《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泱波 摄

  一封求援信触动中国,数万只口罩紧急驰援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托马斯·拉贝写信向中国驻德大使馆求援,希望中国能援助一批药物给德国海德堡医院,以缓解当地医疗压力。他说,“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帮助我们。”

  中国驻德大使馆接到来信后紧急调集物资,中国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浙江一家医药企业当即决定免费赠药,南京市政府同时筹得几万只口罩和上百套防护服,通过中国专机运往德国。2020年4月21日,中国驻德大使馆工作人员自柏林驱车700公里,将物资交到了海德堡市政府和托马斯·拉贝的手中。

  83年前的舍命相护,83年后的守望相助。一箱箱抗疫物资见证着中国人民与拉贝家族间的不朽友谊。

2020年4月21日,托马斯·拉贝和海德堡市政府代表接受来自中国的物资捐赠。德国海德堡市 供图

  此外,作为妇产科医生的托马斯·拉贝还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合作,为推进中德两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与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内分泌主任阮祥燕教授及她的团队一起,我们合作了多个国际项目,创建了中德妇产科学会,并帮助北京妇产医院先后创建了中国首个卵巢组织冻存库、国际生育力保护中心、亚洲首家欧洲认证国际跨学科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等。”托马斯·拉贝说。

  在他看来,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推动中德两国的医学发展,就是对祖父最好的纪念。“大家如果比较我和我祖父的发型,可以看到是很相似的,我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可能以后我也需要研究如何让头发浓密些。”托马斯·拉贝说道,从他的眉眼中依稀可见他祖父的影子,只言片语间,约翰·拉贝的音容仿佛穿越历史,萦绕眼前耳际。

  在托马斯·拉贝看来,祖父的人道主义精神给他树立了榜样。在他位于海德堡的居所旁,托马斯·拉贝与夫人成立了第一所约翰·拉贝交流中心。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6所,托马斯·拉贝每年都会到各个交流中心做专题讲座,以期弘扬约翰·拉贝的人道主义精神,传递中国人民的情谊。

2020年12月,《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泱波 摄

  “遗憾的是,祖父在我出生前一年去世,我没能和他见上一面。但我的父亲经常给我们讲他儿时在中国的经历和祖父的故事。”托马斯·拉贝说。

  “虽然我的中文不太好,但我父亲奥托·拉贝的中文很好,他出生于北京,中文是跟保姆学的。当我问父亲,你的中文怎么样时,他说他可以用中文和别人解释为什么地球是圆的。我做不到这一点。”托马斯·拉贝说。

  从约翰·拉贝开始,拉贝家族与中国的情缘已延续四代人。“我的儿子今年25岁,是企业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他正在努力学习中文,2025年,他将来中国学习一年,祖父所遵循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曾搭建起的友谊之桥,将由他延续下去。”托马斯·拉贝说。(完)

  受访者简介:

  托马斯·拉贝(Thomas Rabe),《拉贝日记》作者约翰·拉贝之孙,约翰·拉贝交流中心主席,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德国妇科内分泌和生殖医学协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客座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2001年起投身于推动中德和平事业及两国在妇产科学、妇科内分泌学、生殖医学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同时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合作,先后参与建立了多个医学中心,为中德两国医学交流做出突出贡献。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