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6:39:03 来源: sp20241119
中国飞碟射击队首次实现奥运会全项目参赛 千锤百炼,不断提高水平
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此后多年,中国飞碟射击队在奥运赛场上虽有收获,却未能再度获得金牌。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成为全体队员的目标。巴黎奥运会周期,中国飞碟射击队全力备赛,实力稳步提升,取得7个巴黎奥运会参赛名额,首次实现了奥运会全项目参赛。期待他们在奥运赛场展现风采、取得突破!
巴黎奥运会周期,经过不懈努力,中国飞碟射击队取得7个巴黎奥运会参赛名额,首次实现了奥运会全项目参赛。领队肖昊鹏表示,队伍的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年轻队员进步很快。队伍将于7月22日陆续启程前往法国,期待他们的亮眼表现。
模拟赛程 积极冲刺
走进飞碟射击队训练场,映入眼帘的是整修一新的场地。为了让队员们提前适应奥运会比赛环境,场地被喷涂成巴黎奥运会飞碟赛场的主色调蓝色,连场边的围挡高度等布置也参考了巴黎奥运会样式,力求最大程度贴近奥运会氛围。
模拟赛从时间安排到比赛流程与巴黎奥运会保持一致,帮助运动员调整好竞技状态。“包括运动员中午吃简餐,也是按照在巴黎的情形来。”中国飞碟射击队教练胡斌渊表示,出征之前开展模拟赛十分重要,“一是检验前段时间的训练成果,二是进一步抠细节,看看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巴黎奥运会飞碟项目包括男子、女子双向,男子、女子多向,双向混合团体共5项比赛。其中,双向混合团体是巴黎奥运会的新增小项,替换了东京奥运会的多向混合团体。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飞碟射击队拿到了7个巴黎奥运会参赛名额,首次实现了奥运会全项目参赛。参赛阵容中,既有武翠翠、魏萌这样大赛经验丰富的队员,也有刚满20岁的江伊婷等年轻选手。他们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来到聚光灯下。
“队伍的年龄结构比较理想,选手们可以互相促进、彼此激励。”肖昊鹏表示,魏萌和于海成参加过东京奥运会,比赛经验更丰富;江伊婷等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队员则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期待他们在奥运赛场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肖昊鹏说。
一人一策 激发潜力
中国飞碟射击队曾经在奥运赛场取得过辉煌成绩: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队选手张山在男女同场竞技的双向飞碟决赛中夺冠,实现了中国飞碟射击队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此后,国际射联调整规则,取消了男女混合项目,张山由此成为奥运会该项目唯一一位夺冠的女运动员。
此后多年,中国飞碟射击队在奥运赛场上虽有收获,却未能再度获得金牌。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成为全体队员的目标。
这个奥运周期,飞碟射击队队内加强管理,注重科学训练,同时聘请外教,积极与国外优秀团队交流。队伍加大了训练的负荷量、实战量,队员们的竞技状态得到大幅提高。
最近几个赛季,国际赛场佳绩频传:2023年杭州亚运会,由武翠翠、张鑫秋和李清念组成的中国队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女子多向飞碟团体冠军;今年1月举行的亚锦赛,中国队选手获得了女子双向、男子双向团体和混合团体3项冠军;今年5月举行的世界杯巴库站比赛,吕健林以56中的成绩夺得男子双向个人冠军,这也是中国队选手时隔16年再次获得世界杯该项目冠军……队员们用出色的表现证明着自己,也为备赛巴黎奥运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要帮助运动员将重心放在日常训练中,在每一次训练中取得进步、拼出成绩,然后以平常心面对大赛。”外教比安科说。
胡斌渊表示,教练组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从体能训练到技术细化,再到心理素质的提升,做到了一人一策,“飞碟项目要求运动员专注自身,作为教练员更需要了解每一名队员的特点,最大程度激发运动员的潜力。”
满怀期待 争创佳绩
中国飞碟射击队即将登上奥运赛场,在梦想的舞台上放手一搏。
“希望自己放平心态,打出应有的水平。”即将第三次参加奥运会的魏萌说。巴黎奥运会,她将与江伊婷一起参与女子双向项目的角逐。魏萌曾获得里约奥运会飞碟女子双向第四名,也曾在东京奥运会获得铜牌。又一次出征在即,魏萌充满期待。
胡斌渊表示,从往届成绩看,中国队在女子项目上的实力更优。女子双向是最具冲金实力的项目,在女子多向方面,武翠翠和张鑫秋都有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不过这个周期,男选手们的成绩也在不断提升。去年世界杯意大利站比赛,齐迎以战平决赛世界纪录的成绩收获男子多向个人银牌;今年在亚锦赛上,于海成搭档队友获得了男子多向团体冠军,前不久又在世界杯意大利站收获铜牌。“巴黎奥运会,男队将全力冲击奥运奖牌。”胡斌渊说。
由于飞碟比赛是在室外进行,风向、风速、湿度等条件都会对选手发挥产生一定影响,比赛也因此极具偶然性。中国飞碟射击队为此进行了多次训练,做好了应对准备。按照计划,队伍将于22日陆续启程前往法国,进行赛前的适应性训练。千百次的锤炼,他们离梦想越来越近,只待最终站上奥运赛场发起冲刺。
肖昊鹏介绍,不少欧美选手的射击水平也不断提高,奥运赛场的竞争将更激烈,比赛将更有悬念,“飞碟项目说到底还是和自己较量,我们的运动员都做好了准备,他们将拼到最后一刻。”(人民日报记者季芳 实习生孙鞠众参与采写)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