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2:39:58 来源: sp20241122
岁末年初,各家流行语评选令人眼花缭乱。纵览评选标准,大体聚焦社会价值和语言价值。
流行语是生活热点的反映,人工智能的突破使“ChatGPT”备受关注,第19届杭州亚运会催红了“爱达未来(@未来)”;流行语又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尊嘟假嘟”“泰裤辣”“哈基米”的谐音方兴未艾,“村超”“数智生活”“百模大战”的仿拟后来居上。
还可以说,流行语是集体感受的风向标、大众情绪的喷涌口。“情绪价值”是《咬文嚼字》评选出来的2023年流行语之一,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其实,流行语本身也是有“情绪价值”的,背后的社会心理应该被思索、被共情。
2023年,是一个思索人类命运的年份。
1956年,约翰·麦卡锡在“达特茅斯会议”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2023年,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应用强势崛起,可能揭开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元年”。
“深度学习”“大模型”“生成式AI”这些术语、概念背后,是人们对科技的崇拜、对未来的向往,也触发了对人类本质的思考。质疑人工智能,理解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一大主旋律。
2023年,是一个启动美好生活的年份。
困居多年,人心思动。这一年,“想你的风”吹到了天南地北:精力旺盛的大学生搞特种兵式旅游,“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气概非凡;“进淄赶烤”有吃有玩、有实惠有温情,主打一个“全民狂欢”;忙碌无暇的城市青年搞citywalk,遛个弯、逛个街,感受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把仪式感拉得满满。
2023年,“村超”火爆异常,单场最高上座人数超6万。与之相伴,“村BA”“村排”也受到关注。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以这样的方式混搭出圈。
对于时尚人群来说,美好生活就在日常追求中。夏天流行色彩艳丽的“多巴胺穿搭”,秋天流行温暖治愈的“美拉德穿搭”,这一年邂逅愉悦和满足。
2023年,是一个寻找自身社交属性的年份。
这一年,在年轻人中传播许久的MB TI性格测试开始破圈,成为大众流行的社交标签。“i人”和“e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性格特征:“i人”在社交中往往会“失去能量”,一般性格内敛;“e人”在社交中通常会“获得能量”,一般性格外向。
两种极端的社交性格,却都有各自的拥趸,恰如流行的“显眼包”和“搭子”。“显眼包”是吵吵闹闹、营造欢乐的“e人”,“搭子”则是不声不响、默默陪伴的“i人”。生活中,缺了哪一个都会失去不少乐趣。
流行语一直有贴标签来划分人群的传统。分类虽然简单机械,但在社交活动中寻找自我定位、维系友善关系的努力一直在继续。
2023年,是一个年轻力量展现自我的年份。
应当看到,网络上轻描淡写的成功事迹不断放大着“幸存者偏差”,也提升了父母长辈、亲朋好友的期望值。真正落实到个体身上,却是“躺也躺不平,卷又卷不赢”的戏谑与自嘲。
自信的人才勇于自嘲。认清自我之后,00后开始“整顿世界”的尝试。他们带着“清澈的眼神”去冲击陈规、挑战陋习,在必将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展现着勇气和力量。
有人说,“纯爱战士”即使“应声倒地”,也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加朝气蓬勃,更加充满青春的魅力。
流行语一方面在反映社会情绪,另一方面也在影响社会情绪。当我们选择流行语的时候,不仅在投射自己的情绪,也在塑造自己的情绪。这恐怕也是“挖呀挖呀挖”这样的口水歌能大肆传播的秘密所在:“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
这种奋斗必有回报的期待之情以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宽容之情,不仅是理想社会的通俗表达,也建构着每一个普通人美好而朴素的情愫。
2023年,B站发布的年度弹幕是“啊?”。据统计,B站用户一共发送了超1320万次“啊?”。初看之下,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流行语。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我们的内心有疑惑,我们的生活有意外,但更多的是一起走下去的信心。就用这一声意味深长的感叹,充满期待地迎接新一年吧!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默凡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