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谈“一带一路”行业汉语发展:人才需求增大 教学资源亟待开发

发布时间:2024-11-22 02:18:03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南宁11月18日电(韦佳秀)“这四年来,我一直在做有关行业汉语的课题研究,希望能为行业汉语教材的开发出一份力。”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斯里兰卡籍博士生安喜乐18日在广西南宁表示。

  当天,第三届“一带一路”行业汉语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广西民族大学举办。中外专家学者围绕行业汉语人才培养、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展开深入讨论,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汉语人才建设献智献策。

图为第三届“一带一路”行业汉语人才培养高峰论坛现场。唐海翔 摄

  厦门大学教授郑通涛表示,行业建设是民心相通的基础。在桥梁、铁路、农业、医疗、旅游等行业中,中外合作交流畅通了,矛盾化解了,民心相通就实现了。“行业汉语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润滑剂,要培养更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性人才,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他说。

  郑通涛指出,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应打通留学生语言与专业学习界限,以行业汉语为抓手,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编写教材,形成系列性的各类专业学位课程。同时开展中外合作互联、互通、联授的人才培养方式,即学生在不同国家完成不同阶段的课程学习,并进行多种专业技术学习,获取多国承认的专业证书,实现行业汉语人才在多国流动。

  据官方数据,2015—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总额累计达到6700亿美元,年均增长5.8%。在此背景下,学习汉语、拥抱双方经贸合作带来的机遇,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在斯里兰卡,这几年对汉语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安喜乐在论坛上进行主题发言,他指出,斯里兰卡的中文教育开始与当地的职业培训紧密结合,推出了结合职业技能的中文课程。然而,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理论研究和教材编写方面还存在不足。“我希望同与会专家学者探讨‘中文+职业’政务汉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推动斯里兰卡乃至全球在行业汉语教育领域的发展。”他说。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铭彬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行业汉语人才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次与会专家学者的学术思考对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产业需求,将为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行业汉语中的定义标准、教学资源开发、师资培养等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