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3:17:49 来源: sp20241115
30微米可折叠,减反射无影,可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很难想象,这些讲的是玻璃。虽然上述性能听上去来自遥远的未来,但实际上,这些“神奇玻璃”已经出现在了安徽省蚌埠市,并被运用于电子信息、新能源、医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因为这些精密的新型玻璃,蚌埠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玻璃科技城”。
制作玻璃不只是当代蚌埠人的“专长”。蚌埠富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位于蚌埠市内的双墩三号战国墓出土有玻璃璧,经专家鉴定系铅钡玻璃,是中国本土玻璃制法——将石英砂研磨成粉末后加入铅矿石助熔的结果。这说明,几千年前,古代蚌埠人就开始尝试炼制玻璃。时间来到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上海私营大盛玻璃厂、大通热水瓶厂实行公私合营后迁入,成立蚌埠玻璃厂;70年代,坐标北京的玻璃科研机构原国家建材局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为支持国家“大三线”建设迁至蚌埠,极大促进了当地现代玻璃产业发展。此后随着技术、环境保护等的需求,蚌埠开始研发用于工业和科学研究的高科技玻璃产品,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前沿成果。从先秦时代的技术探索,到响应政策号召投身玻璃新材料科技创新,再到顺应时代进行产业升级,蚌埠的玻璃制造一直不畏立于潮头。
不同于成熟的流水线作业,研发新型玻璃的过程充满波折。每一种新产品的下线落地,都是研发人员冲破堵点、突破“卡脖子”难题的攻关。比如通过不断调整参数、投入实验,实现玻璃一薄再薄,做出弯折百万次不破损的柔性玻璃,打破了国外核心技术垄断;再如在万米海下进行多次试验,全海深海底地震仪玻璃球舱始终运行良好,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正如产品历经了种种弯折、重压考验才通过验收,蚌埠的玻璃产业也在压力与挑战中逐渐成长起来。
产研融合促进蚌埠玻璃研发走得更深、更实。在蚌埠,实验室科研人员和企业产线员工共同研讨开会是常事,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产业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动力与灵感。产研一体化,防止了科研成果太过“学院派”、不接地气,也避免了企业只照做产品、难以形成创新思考,能够有效破解科技与产业创新的供求矛盾,使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形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推力。
发展至今,蚌埠成为国内唯一能生产显示产业所需全部玻璃品种的城市,已建立新型显示、光伏玻璃、特种玻璃产业链和泛石英材料产品群“三链一群”的硅基新材料全产业链产业体系,孕育了多款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玻璃制品;这些产品又作为基础材料,推动了实体制造技术的突破和进步。科技创新既考验速度,也比拼耐力。在玻璃制造这条赛道上,蚌埠持续发力、勇往直前,相信未来会更值得期待!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