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0:32:01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碧空下广袤的金色田野,捕快曲三更(白宇帆饰)与同伴发现了一具被装扮成稻草人的尸体——古装悬疑剧《繁城之下》日前开播,字幕未出,就凭借开篇首个颇具视觉张力的镜头牢牢地抓住了观众。
一个镜头,悬念迭起,《繁城之下》的叙事无疑是精彩的。真相的拼图开始被创作者不疾不徐,一点点抛出,而每一个新的线索背后亦附着有新的悬念,观众随之意识到,自己已与主人公曲三更一起,被带入一个巨大的迷局。
《繁城之下》。剧方供图细密铺排跌宕起伏的悬疑因素之下,《繁城之下》时而跳脱时空局限的穿插叙事又于瞬间将阴谋的网拉扯开一道缝隙。首集末端,曲三更与同伴在小巷中分析案情,冷捕头遇害情节的穿插再现令观众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观剧体验:剪辑干净有力又充满悬疑氛围,创作者让观众先于主人公看到了冷捕头令人震惊的遇害过程。与此同时,亦于对话中洞悉主人公探案思路的“走偏”,戏剧张力骤然拉满。因何而死?主凶是谁?震惊之余,故事主线的吸引力进一步放大。
从目前已播内容看,《繁城之下》足以令奔着悬念来的观众感到“过瘾”,而悬念之下,随着剧情的展开,这部剧更展现出另一番值得品鉴的精彩。
跟随曲三更,观众走进一个迷局,这个局,设在明代中晚期一个虚构的江南小城——“蠹县”。
《繁城之下》对明代万历年间社会风貌的还原足以令人惊艳,各种考究细节的堆叠,加上颇具古典美感的镜头,呈现出浸透真实感的明代江南市井生活。
《繁城之下》。剧方供图据介绍,该剧主创通过大量查阅明代各个时期的书画史料记载、经济思想,构建了《繁城之下》的故事画面和群像特质:剧中出现最多的捕快和捕头制服,面料融入水墨质感,大到等级区分,小至每一个挂件、纽扣均有专门的设计;明代江南水乡的构建,查阅参考了王蒙、徐渭等名人画作,力求一点一滴还原万历年间的市井民俗。
《繁城之下》。剧方供图在史料基础上想象有真实感的场景细节,进而完成“既真实又特别”的呈现。正是这些细节让《繁城之下》别生意趣。片名的“繁城”二字是指市井喧嚣,“之下”是深深埋藏的被遗忘的秘密和人心。
事实上,该剧对于“繁城”的展现不仅做到了服化道的精美考究,更由此达成某种文化的复原,在该剧的镜头中,整个“蠹县”,从衙门官员到市井各行各业的居民的吃穿住行,仿佛都处在真正的“进行时”,生活质感的充沛呈现,令观众得以借主人公曲三更的视角,“认识”了生活在明代蠹县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由此也逐渐看到了彼时富庶繁华人间之“之下”,那些红尘烟火下涌动的,错综复杂的欲望和人性的纠葛。
人性善恶难辨,公道如何追寻?“公道是条绕远的道”,冷捕头的这句话或许已经在该剧开端道出了《繁城之下》的主旨,无论是他的死,还是曲三更的成长,宋辰(宁理饰)的“醒”,以及此后曲三更揭开真相的过程,或也都将是一点一点看清、并坚持走完这条“道”的过程,其背后的主旨正是对真理公正不惧万难的追求。
观众的代入感最终还是需要依托人物,在《繁城之下》中,曲三更无疑是绝大多数时间中的“向导”。从目前释出剧情看,曲三更没有主角光环、不开挂,前路似乎只有扑朔迷离和更加扑朔迷离,走向真相的过程有着120分的艰难,但也正是这种真实,令这位“向导”赚足了观众的共情。
宋辰人物背景尽管尚未展开,但有限的出场已经令其身上的故事点刷出了十足存在感,手套下的手、牙、跛脚,不审问先动刑,无不令人对此人物充满好奇,期待这一角色的完全登场,其传奇感带给剧集新的惊喜。
在白宇帆和宁理不着痕迹的精确演绎下,这两个关键角色立住了,在“公道这条绕远的道”上所有的正义情绪的积累也就有了扎实的落脚点。
除此二人外,尽管因迷局繁复,出场人物众多,但《繁城之下》并未有所谓“工具人”设置,已出剧情中,在“蠹县”生活中出场的每个物都具备自身的生态与逻辑,据了解,随着剧情的展开,他们也将于后续情节中延续各自“生活”并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繁城之下》。剧方供图路、桥、雨,在《繁城之下》的镜头中,“蠹县”从县衙到民居的不同风致无一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该剧在意象化审美中的着力更是值得玩味。如一个情节中,曲三更在案情浓重迷雾下,雨中打伞行至冷捕头家门口,此刻雨骤歇,阳光从伞的缝隙中穿过洒在主人公脸上,彼时的阳光似乎也将希望同时给到了曲三更和观众,呈现剧情的同时,十分动人。
近年来,观众对古典文化的审美回归,中华传统美学也借助不断提升的视听语言,渗透进更多古装悬疑剧的影像表达中。在扎实的推理基础上,《繁城之下》以新颖的叙事徐徐展开了一幅明代市井生活精巧生动的浮世绘,此番关于“公道是条绕远的道”的故事,或将也是相关题材的又一次成长与完善。(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