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5:19:31 来源: sp20241124
核心阅读
杨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人,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村,和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她引入农业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多地考察项目,争取资金,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征集村民意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2023年,江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32元,同比增长12.7%。
“为改变家乡面貌,我选择回来。”杨宁说。
杨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人。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村,和乡亲们一起兴农业、增产业、促就业,建设家乡。
引进特色种植业
勇敢尝试新路子
4月的苗乡,雨脚细密。江门村平岭沟,杨宁脚踩一双黄胶鞋步履匆匆。“夜来风大,老乡新栽的百香果苗,千万不要倒!”杨宁步子又加快几分。
架子很稳当。百香果的藤蔓紧贴着架子,蜿蜒盘旋,努力向上,叶片嫩绿,水珠晶莹。
这块地是村民张海慧的,张海慧新种了420株百香果。“去年,村民们种了100亩,都挣了钱。”张海慧说,“村里免费为我们供苗,一株四块五。今年大伙再多种100亩。”
2010年,25岁的杨宁从广西大学毕业,放弃南宁农资公司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江门村。14年来,从大学生村官到村委会主任,再到书记、主任“一肩挑”,杨宁和大伙一起,为致富谋出路。
刚开始,杨宁尝试过带头卖竹子、种辣椒、种葛根,效果都不理想,可她并不气馁,甚至卖掉婚房为村里引进紫黑香糯稻米。张海慧说:“有人笑她‘傻’,称她‘傻姑娘’。”
杨宁不服输,她觉得,成功离不开不断尝试。她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句话:“纵有困难千千万,不怕山高路又弯!”
反思失败原因,杨宁总结:搞种植,一看天,二看技。她后来瞄准高山泉水西瓜,因气候适宜,管护得当,很快便取得成功。
西瓜有了名气,创出品牌“苗阿嫂”。张海慧便是西瓜互助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村里各户西瓜统一销售。张海慧说:“去年高山泉水西瓜丰收,跟以前比,每亩收益翻了两番。”
在引领大家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同时,杨宁也把农业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带入乡村。农村创业青年们成立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留守妇女们兴办起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祖辈务农的村民创建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小杨姑娘可以啊!”村里人夸她。
“从小,家中长辈就教导我,‘人要脚踏实地。只有得到大家好评,才说明你做得好。’”杨宁说。
杨宁了解到百香果产业有好前景,专门去钦州市灵山县调研。灵山县竹坡村的农技员也到江门村教技术。2023年,江门村百香果产量达6万斤。
紫黑香糯稻米,高山泉水西瓜,百香果……江门村的生态农业愈发兴旺。
家门口建产业园
元宝山中生“元宝”
山里建起产业园,别的村可羡慕了。
江门村村委会对面,江门屯的山坡上,4座厂房拔地而起——这里是江门村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园。杨宁说:“它是我们村发展的底气!”
产业园建设热火朝天。杨宁一天进工地好几次,不断鼓劲:“先建好的,快干快上;没建好的,抓紧快建。”
安陲轻纺就业帮扶工厂的厂房已经投产一个月。厂房生产区内,近百名村民正在缝纫;培训区内,还有10多人在练习技术。杨宁每次走进厂房,总会关心工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工友们有问题她还会帮忙协调解决。
挂线,调压脚,踩脚踏板,车缝……只见线筒飞转,机针上下,33岁的杨美仙熟练使用缝纫机,不一会儿,一只袖子缝好了。“我3月9日上岗,培训一周练得熟。缝纫诀窍,手脚并用,眼要准,手要跟,脚要踩得快。”
杨美仙曾去广州、东莞打过工,在包装瓶厂干过喷涂,电子厂搞过组装。3个孩子尚小,她只得回乡,结果发现,村里也有了工厂!这下不发愁收入问题了!
让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就业,杨宁一直挂心。为此,她多地考察项目,多方争取资金,订购生产设备,引进加工企业。杨宁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补助资金、广东帮扶广西财政协作资金等,能争取到,就要用好,一毫一厘都不能乱花,都要用在刀刃上。”
为建设产业园,江门村还组建了自己的建筑队。专业公司设计后,建筑队可以做水管铺设等工作。杨宁说:“既能为村民提供新的务工途径,又可降低部分成本。经测算,施工费用比外包出去减少7%。”
生活帮扶向产业帮扶转变,杨宁觉得,恰像“输血”变“造血”。如今,除了轻纺厂,还有山泉水厂和腊味加工厂两条生产线在紧张建设。“广西汽车集团等热心单位对产业园提供有力支持,全村都在加油干,再有两三个月山泉水厂和腊味加工厂就能投产。整个产业园预计可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
江门村位于元宝山东麓,元宝山主峰是广西第三高峰。杨宁说:“产业园就是村子的希望,是元宝山生出的‘金元宝’。我相信,群众的荷包会越来越鼓。”
村里事务商量办
“火塘夜话”话发展
雨后的江门村,天气微凉。“噼里啪啦”,下泗欧屯的火塘边,火星跳动,十几名村民围坐一起,边打油茶边聊村务。
杨宁开口:“村史馆刚整修好,接下来该如何把村史这篇‘文章’写下去,大家有何想法?”
火塘,又称“火铺”,是苗家人烧柴生火的地方。江门村顺应群众白天干活,晚上回家的生活习惯,将话家常、讲政策、听意见搬到火塘边,开展“火塘夜话”活动。
“我家有一些旧农具闲置,愿意捐出来陈列”“大伙会说不会写,建议请个‘笔杆子’来,为村史写讲解词”“发动在外能人,多找村里老人挖掘历史”……你一言,我一语,杨宁一一认真记录大家的意见。
“应该趁此机会,搞旅游发展服务业。”兰东屯屯长梁荣发插话。杨宁眼睛一亮:“对,我们村历史悠久,风光秀丽,风情独特,有不少外地人到此研学,旅游有前景。”
聊天越发热络,江门村发展的新蓝图渐具雏形:改善生态环境,让老百姓吃上“旅游饭”;利用村子的乡村直播间开展直播带货,优化营销物流环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探索“三产融合”新路径……
近3年来,通过“火塘夜话”,江门村征集117条意见建议,帮群众解决31件难事。从地头到厂房,从旅游到电商,大家拧成一股绳,探索新路子。
14年前,杨宁刚回到家乡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000元,如今达到25.2万元。2023年,江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32元,同比增长12.7%。
“我最大的愿望是家乡山更美,村更富,人更幸福!我也会继续扎根家乡,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而努力!”杨宁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9日 14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