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彩礼”回归美好初心

发布时间:2024-11-15 02:51:00 来源: sp20241115

  五一假期将至,又迎来婚礼高峰期,“彩礼”则是其中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关于这一话题,尤其是农村高额彩礼现象备受关注,“天价彩礼”频频登上热搜,成为许多青年“闻婚色变”的一大原因。彩礼是如何诞生的?如何定义“高价彩礼”?我们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婚俗观?这些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彩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古老的婚姻习俗,起源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其中“纳征”指的是男方家向女方家送聘礼财物的行为,但所赠物品并不昂贵。如果平民条件困难,还可以用大雁来代替,可见古人更重视聘礼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并非看重其经济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纳征”的形式和内容虽已发生了变化,但彩礼作为一种男女双方及家庭之间表达感情的方式被保留下来,成为我国婚嫁领域的传统习俗。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彩礼所赠大都是寻常生活物品,即便是普通人家也能承受得起。因此彩礼习俗诞生的本意,一直是彰显中国人对婚姻的重视,也代表男方对女方的尊重。但近年来,“天价彩礼”不良风气开始蔓延,金额越来越高,名目越来越多,比如上车费、下车费、改口费等,背离了婚姻的本质。

  如何定义“天价彩礼”?这是一个需要具体分析的问题。例如男方家里经济情况富裕,对于亲事非常满意,自己愿意出一大笔彩礼,虽不提倡但也无可厚非。又比如,在一线城市给出一份十万元以上的彩礼,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也能承受。但如果将这个标准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无疑就是一大笔负担。因此,“天价彩礼”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判断。而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双方你情我愿、友好协商,不给任何一方造成沉重负担。

  在上海市区,鲜有听说“天价彩礼”,连普通彩礼习俗也可有可无。除了现代城市文化对传统婚俗的冲击之外,最大原因还是需要集中财力为新人筹备婚房,彩礼往往只是形式上走个过场。在农村地区,赠送彩礼的习俗则较为普遍,目前的平均水平也尚在一个可接受的程度。

  尽管上海并非“天价彩礼”问题突出的地区,但是我们依旧需要防微杜渐。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攀比心理。在上海郊区,类似移风易俗的宣传、引导正在持续展开,就是为攀比之风踩刹车,形成“铺张浪费才是没面子”的正确价值观。

  除了政府部门的引导之外,上海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趋势就是越来越务实。去形式化,零彩礼婚礼、集体婚礼、旅游婚礼,甚至不举办婚礼都是可以接受的。现在的年轻人们大多相信,感情好、感受好才是好婚姻的关键。

  其实,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应当被保留并传承。而让彩礼回归其产生之初的祝福本质,淘汰“天价彩礼”陋习,则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民晚报 李一能)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