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动脉”守护者(新职·新知)

发布时间:2024-11-21 18:12:06 来源: sp20241121

  万盛南街地下管廊水信舱。   杨 薇、杨 瓒摄影报道

  张军磊在监控室进行视频巡检。   本报记者 吴雪聪摄

  扫码观看视频

  有这样一群“地下工作者”,他们徒步数公里、日行上万步,每天在地下十几米处与大大小小的市政管线打交道。他们就是管廊运维员。

  2021年,“管廊运维员”被正式认定为新职业。管廊运维员的日常工作是啥?地下管廊究竟长啥样?记者近日走进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北京机电分公司进行了探访。

  

  鲜为人知的“管廊世界”

  早上七时,北京已经苏醒。在通州区万盛南街,人们或打开水龙头洗漱,或收看电视早间新闻。寻常之间,少有人想到,支撑整个片区运转的部分电力、通信、给水管道,都集中在地下十几米的一个“房子”里。

  “上边是车来车往的马路,下边是地铁7号线,中间这段约地下15米的位置,就是综合管廊了。”张军磊介绍。

  张军磊是北京轨道交通7号线东延(万盛南街)综合管廊项目的一名管廊运维员。一大早,他和搭档胡运春进入管廊,开始了一天的巡检。

  行走其中,管廊的“庐山真面目”徐徐展开:净宽5.6米、净高3米的水信舱内,左面,各种圆柱管道从上至下有序排列;右面,密密麻麻的支架随着墙体一路延伸。耳边,偶有水声滴答作响,间或传来地铁驶过的轰隆声。远望,视线尽头黑黢黢,仿佛科幻电影中的一幕。

  “一眼望不到头!这条干线廊道足足5.4公里,像一条地下卧龙。”张军磊说。

  管廊到底有啥用?据介绍,它针对的是“城市之痛”。向上瞧,城市上空有不少电缆像蜘蛛网一样混乱缠绕,风险隐藏其中;向下探,各种市政管线埋在地下,若老化锈蚀,检修时要破坏路面,挖了填、修了补,行人不堪其扰。更有甚者,一旦出现地震等极端情况,管线被毁、停水停电,城市运行将受到严重影响。

  怎么办?城市建设者想到“管廊”。“建一个地下隧道空间,把电力、给排水、通信、燃气等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统一管理,不仅方便后期维护,还能化解‘马路拉链’‘蜘蛛网电线’、城市内涝等问题。”张军磊说。

  管廊就成了城市管线的“新家”,而管廊运维员就是新家的“大管家”。他们的日常任务之一,是在廊道里巡检,确保诸多管线的安全运行。

  在电信舱,张军磊和胡运春仔细观察电力管的接头处。一是看,电缆铠装带有无击穿破损;二是嗅,是否有焦糊味;三是听,有无噼里啪啦的漏电声。在水信舱,每6米就有一段给水管道的焊点,二人仔细检查各种组件,焊点、泄压阀、排水阀都不放过。

  “我们有点像医生,对管线‘望、闻、问、切’,要细致,不遗漏任何可能存在的隐患。”张军磊说。

  除了运维员的“鹰眼”,一些“黑科技”也大显身手。“叮铃铃……”突然,铃声在空旷的廊道响起。一进廊道,手机没了信号,哪儿来的电话铃声?记者疑惑间,一旁的张军磊掏出了一个外形酷似智能手机的终端。

  “我在桩号5+100的位置,这里一切正常……”张军磊对“手机”另一端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手持智能移动终端,即便在地下15米的廊道也有信号,可与地上工作人员即时通信,一键上报问题。

  回到万盛南街地下管廊项目监控大厅,巨大的电子屏吸引了记者目光:10多个井盖,上百处照明、风阀、风机、水泵,1000多个消防手报按钮……管廊设备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我们不仅有人工检查,还有视频轮巡等手段,实现巡检路径图上规划、点线结合、计划自动排程、任务自动下发、音视频远程沟通等智慧功能。”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干好运维有“心经”

  张军磊今年38岁,搞了10多年地铁供电的他,干管廊运维算“半路出家”。“刚开始我连管廊风机的风阀都不清楚咋开咧!”张军磊说,2018年被派至北京世园会管廊项目,是他第一次和管廊“亲密接触”。

  初到世园会施工现场,管廊项目左、右、下三面已建成,但上面未封顶。冬天的延庆,朔风呼啸,张军磊在风中冻得直哆嗦。不过,艰苦的户外作业条件不是张军磊发愁的。

  “我对自己的电力专业有信心,可面对管廊,只懂一种管线不够啊!”世园会综合管廊内廊3.4公里,外廊3.7公里,集纳热力、燃气、给水、再生水、电力、电信等各种管线。“管廊小白”张军磊一点点学、一点点磨。他将施工图纸和标准工艺看了一遍又一遍,耐心统筹安排众多交叉施工单位,最终顺利完成世园会管廊保障任务。

  如今,张军磊对如何当好管廊运维员,有自己的“心经”。“首先得身体素质好!”张军磊笑着说。在管廊里步检,一趟有二三公里,再加上爬上爬下、走走停停,一天至少上万步。夏天,管廊又热又闷,巡检员常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到了秋冬,管廊难免湿冷,不少运维员的关节都有点小毛病。

  人工步检累,坐着看监控也不轻松。管廊运维员进行视频监控时,画面每15秒轮切一次,哪块地面有水渍,哪里灭了一盏灯,这些异常都要留心。听上去,像极了“找不同”的游戏,但心态可不是玩游戏那样放松。

  “一盯就是8小时,不能走神,不能玩手机,外人会觉得很无聊,但我们必须坐得住。”张军磊说。

  入廊时天还大亮,出廊时斜阳西沉;在监控室里坐一天,结束时眼睛酸酸的……这样的日常,对管廊运维员来说是家常便饭。张军磊表示,管廊运维看似简单,干好并不容易,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管线知识,还要不怕苦、不怕累、沉下心,耐得住寂寞。

  为未来留足空间

  “小心碰头!”管廊里,张军磊向记者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首次进入管廊的人,一不留神容易走偏,头顶的安全帽便会碰上两侧的管线支架。

  走了半晌,记者早在管廊里转了向,张军磊仍辨得清东南西北。他传授了诀窍:“你看那排亮绿灯的安全疏散指示牌,它在左侧,说明咱在往东走。”

  对大多数人而言,管廊是陌生的,但对一线运维员来说,管廊已在他们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我都形成职业习惯了,一进入陌生的狭小空间,第一反应就是找疏散口。”胡运春向记者说,“和家人逛商场时,总习惯性地向屋顶瞅,看看有没有安装好消防报警器和烟雾传感器。”

  地下管廊建设已在全国多座城市“加速跑”:目前,青岛建成各类管廊达188公里;到2025年末,重庆力争城市新区新建道路综合管廊配建率不小于30%;到2035年,北京地下综合管廊预计达450公里……

  采访接近尾声,记者问:“为什么廊道内许多支架是空的?”

  “这是为未来入廊的管线预留空间。别看现在空,未来‘管线之家’肯定越来越满。”张军磊说。

  张军磊的老家——雄安新区是全国首个采用全地下综合管廊的城市,从规划建设之初,就有了“先地下、后地上”的理念。在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容东片区,街头不见井盖、抬头没有电线,电力、燃气、供水、信号等管线全部进入地下综合管廊。该管廊还创新采用三层四舱结构,首次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5G无线信号全覆盖。

  “雄安不仅地上一座城,地下还有一座城。作为一名管廊运维员,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探索地下管廊建设,我特别开心!”张军磊说。

  当前,管廊建设已从“该不该干”的认识阶段,迈向“怎么干”的实践阶段,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有所改善。业内人士指出,地下综合管廊有着可观的社会效益和投资潜力,未来还需在标准化体系、盈利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张军磊认为,“数字管廊”将成为地下管廊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的运用,管廊及附属设施、入廊管线等信息将全部数字化。“数字化将支撑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运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责编:薄晨棣、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