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1:22:29 来源: sp20241201
每个上海人的眼中,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那个上海。
——————————
黄河路、和平饭店、苔圣园、鲜得来……最近,随着热播剧《繁花》的讨论度持续走高,这些与剧中情节密切相关的符号性地点,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打卡点。地标背后,真正令人醉心的,则是剧版《繁花》中那份别具一格的时代风貌。
正如许多剧评所指出的:作为一代名导,王家卫以他最擅长的方式,塑造出一个绚烂旖旎、浪漫神秘、带着微醺般光晕的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这一塑造无疑是成功的。然而,这种塑造并非没有争议,也有上海观众从各个方面指出剧版《繁花》的失真之处,认为剧中呈现的“不是真正的上海”,或者说更像“30年代的上海”。
提出质疑的一方往往从集体记忆出发,表示对大多数上海人而言,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氛围根本没有那么浪漫,同时搬出《孽债》《股疯》等老作品,与剧版《繁花》形成对比。支持的一方,则会拿出黄河路、和平饭店等地的老照片,强调这些地方在当时就是剧里的样子,并指出影视剧只要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定面向,不需要百分之百还原现实。
笔者无意卷入《繁花》是否是一部好作品、值得打几分的争论。但是,“真实”这个概念对文艺作品有怎样的意义,又有多少重要性,倒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当我们评论一部现实题材文艺作品时,总是会把“真实”当成一个褒义词来用。尤其是那些描述以往的时代剧,更会把“真实”作为宣传亮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人们欣赏文艺作品时,期待的也并不是看到大多数人的平凡日子,而是希望作品能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拿出独特的视角,增添些深度或趣味。
一部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倘若完全脱离现实,只凭作者随意想象,自然是对其本质的背叛。但“现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含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众多面向。对创作者而言,根据自身创作意图,从中摘选部分面向,再进一步加工成完整的艺术表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回到剧版《繁花》,这部作品中的上海,一方面远远谈不上100%的真实,另一方面也确实体现出那个激荡时代的某种气质,且有黄河路这个特殊背景为依托。王家卫对这部剧中的上海,本就有些把真实和想象熔于一炉的意思。幼时从上海移居香港的经历,使他在拍摄《繁花》时带有强烈的怀乡情感,进而将现实、记忆与想象叠加起来。那些真实的历史细节,以及方言流利的上海本地演员,都是用以搭建这个亦真亦幻布景的素材。
即便同是金宇澄《繁花》原著的粉丝,有人喜欢剧版喜欢得不得了,也有人讨厌得不得了。这种迥异的态度,生动体现了剧版《繁花》对原著内容进行选择性重构的程度。如果一个人读原著时,就对阿宝的故事线情有独钟,自然更容易“入戏”,而那些更欣赏《繁华》对时代变迁刻画的读者,则很难接受王家卫这种大幅删减故事人物,乃至改变叙述重点的做法。话说回来,《繁华》原著作为一部小说,能反映的终究也只是时代的部分侧面,而非一部完整的“上海当代史”。
金宇澄的笔下有金宇澄的上海,王家卫的镜头里有王家卫的上海,每个上海人的眼中,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那个上海。纵然没有写小说的笔力、拍电视的资源,但人人都可以在心中重构思绪与记忆,寻找自己的向往之地,进而锚定自己认知中的“真实”。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艺术创作,也适用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