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9:27:39 来源: sp20241130
央视频原创短视频《我的朋友苏东坡》开播,揭开北宋顶流的成长密码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街头道尾、寻常巷陌,无论是保安大叔,还是广场舞大妈,无论是天真顽童,还是古稀老者,提起苏东坡的诗词,总会有几句脱口而出。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苏东坡早已经成为了挂在嘴边的一位朋友。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系列原创短视频《我的朋友苏东坡》第一集《北宋顶流的成长密码》和第二集《好的伴侣能治愈一生》在央视频客户端上线,以视听化的手段和智能化的表达,让当代观众进一步走近苏东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品读先贤人生况味。
名家导览,视听化的“苏东坡传”
《我的朋友苏东坡》从苏轼人文思想与现代思潮的共鸣处破题,由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从不同维度讲述这位站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山巅上的代表人物的一生,从而传达其超然自释的处世哲学,让当代人从古人身上汲取治愈心灵的能量。
在首期节目中,郦波老师讲述“一门父子三词客”的苏家家风与家教。瑞莲池边,郦波结合《夜梦》一诗解读苏洵在家教方面的“大智慧”;南轩中,苏轼、苏辙兄弟俩共同学习、相互对句的时光被传为千古佳话;母亲程夫人以《后汉书》对苏轼的规劝和关怀,也对其精神成长起了重要作用……从父亲苏洵用“坑爹”的方式鼓励两位孩子读书,到苏轼、苏辙兄友弟恭的手足之情,北宋“三苏”的名门家风被文化名家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既呈现出了苏东坡成为“北宋顶流”的成长密码,也用文豪的人生经历解释着其豁达的生命境界。
与此同时,节目呼应现代人的心态,街头采访眉山当地群众,倾听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人均背出几句苏轼诗词,人人对苏东坡充满好奇,人人愿意与苏东坡交朋友……节目呈现出苏东坡的精神气节与当代生活的高度契合性,从而让如此多当代人仍然喜欢他,从他的“松弛感”中获得在生活中奋斗的动力以及治愈性的能量。
以景化文,实地版的“诗词中国”
节目采用实景拍摄,选取在苏东坡一生中极有影响力的几个地点,用可感可观的具体实景讲述苏东坡的人生故事。除了首期节目走进三苏祠外,在第二期节目中,郦波教授带领观众来到“明月夜,短松冈”的苏坟山,去探寻作为“千古悼亡词之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背后承载的治愈一生的伴侣深情。
在实景拍摄过程中,节目注重对诗词的考证,从一步一景中引出苏轼的诗词,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以风景讲文化,以遗迹忆诗篇。三苏祠内,古银杏树成为苏轼、苏辙兄弟为人为文的象征,苏宅古井成为滋养出“三苏”的源头活水;王弗墓前,一片短松冈见证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洪荒之隔……一座三苏祠,见证着苏家的家风家教;一座苏坟山,见证着伴侣间共担风雨的陪伴与力量,而这些与苏家密切相关的文化古迹,也恰恰洞见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了解,后续节目将来到“问汝平生功绩”的“黄州惠州儋州”等苏轼足迹城市,走进苏东坡相关书院、纪念馆和博物馆,以苏东坡与现代文化的共鸣点为切入口,重点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思想的高度契合性。寻访历史现场,节目在不同地域讲解起苏东坡旷达的人生境界,也以此拉近观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以技创优,与AI苏东坡交朋友
颇具亮点的是,《我的朋友苏东坡》创新技术应用,打造数字虚拟人苏东坡在节目中回答来自观众的问题,借力前沿技术实现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让观众与苏东坡真正交上朋友。从文字上的精神交流,到视听版的人生故事,再到AI版的智慧对话,媒介技术让古人真正“活”起来,节目传递苏东坡文学审美与人文思想,完成了古代智慧与当代思潮的对话。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我的朋友苏东坡》践行总台“思想+艺术+技术”的顶层设计,成为央视频在传统文化领域深耕出的又一精品力作。节目将用新颖的形式、轻松的语态、深邃的思想,对苏东坡精神进行主题化呈现和创新性解读,打造能够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走近传统文化,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式激荡起更多年轻观众的文化自信。(来源:中国网)
【编辑:罗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