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2:51:45 来源: sp20241116
为展示优秀新闻工作者担当职责使命、奋发有为的职业风采,推动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近日,中国记协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守护理想之光——好记者高校行”活动,邀请在新闻工作各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新闻人走进校园,讲述好记者新闻理想和新时代中国故事。在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现场氛围热烈。
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报道
在中国传媒大学,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社交媒体运营室主编徐丹、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青年事业部负责人王龙、中国青年网融媒体中心主任杨月受邀参与讲述,与广大师生共同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记者如何做好报道。
徐丹指出,全媒体编辑既要有“心法”,又要有“技法”。“‘心法’即从‘懂我’到‘有我’升级,做全媒体不仅要追求形式创新,还要有用户意识,通过让用户亲身参与传播过程,获得归属感、参与感和认同感;‘技法’则要求全媒体编辑在把握新媒体舆论场节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树立全局意识,具备链接能力,深谙不同产品的特性和不同平台的传播规律,提高新媒体产品跨平台的整体影响力。”
王龙提出,“得青年者得天下”。立足这一理念,新华社专门打造18岁至35岁青年领域业务。从孵化新IP到打造新栏目,对标年轻受众,用新形式传播文化和热点。“产品年轻化、内容年轻化并非易事,需要媒体工作者做选题和产品时,尽量往前半步,提出一个创新点,而不要重复过去在做的事情,或是重复过去的经验。”
杨月介绍了团队打造“中国人的故事”这一网络文化精品工程的成功经验:“我们持续探索新的形式和创作手法,尝试让主题报道变得生动活泼,使之成为真正紧扣青年现实和情感需求的内容,表达青年心声,走入青年内心,让优质的融媒体产品成为温暖的孵化器和主流声音的扩大器。”
国际传播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在清华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土耳其安卡拉记者陈慧慧、新华社国际部国际评论室编辑高文成、新华社国内部记者武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许钦铎受邀参与讲述,与广大师生共同探讨国际传播背景下主流媒体记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追求真相是战地记者的初心。对我而言,无论多么危险,抵达现场、寻找真相,永远都有价值、有意义。站稳立场,在相关的报道当中始终保持客观、冷静、理智、不偏不倚,在国际传播中绝非易事,尤其考验记者的新闻素养和政治素养。”陈慧慧说。
高文成认为,对驻外记者而言,激情意味着你能够创造有利条件,打开困难局面。“驻伊朗两年来,我坚持参加伊朗外交部的各种吹风会,熟悉当地部门高层。因此在关键场合,我才能拿到珍贵的采访机会,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武笛分享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体会:“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既是心中的梦,也是脚下的路。在我的理想之路上,许多人的职业之路、归乡之路、人生之路,都和我的路相知相会。我知道这条路有泥泞、有险峰,但我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许钦铎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他表示:“国家强大之后,就更需要会讲道理,讲好道理。我们已经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拥有足够分量的话语权,未来我们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全球范围内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
融媒体环境下如何客观理性地报道民生热点
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高级编辑徐涵,工人日报劳动保障版编辑、记者李丹青,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总导演杨懿丁受邀参与讲述,与广大师生共同探讨融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记者如何客观理性地报道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
徐涵表示:“一篇好的深度报道一定要深入社会实践、直面发展中的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揭示问题背后的成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深度报道最重要的是思考问题要深、采访时间要长、选题站位要高。”
李丹青分享了采访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得体会:“这组报道让我深刻体会到脚底板下出新闻的真正含义——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依然在脚下、在现场,没有捷径。抵达现场永远都是记者最本质的冲动;抵达新闻现场、实地调查研究依然是今天的新闻采编基本功。”
“作为一名记者,我的理想就是通过镜头来记录世间冷暖。”杨懿丁说,“我们不为别的,就为自己肩上的两个字——责任。我们有责任记录下更多真实的医疗故事,来展现生命的版图,去传播医学科普知识,让更多的患者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这次活动给我最深的感受是真实地了解了记者们的日常生活。记者们的讲述让我更加感受到新闻理想的现实意义。每当我们遇到问题,想想这些优秀的记者是怎么做的,就能帮助我们在记者这条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纪凡告诉记者。
(记者 刘瑞一)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