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0:29:03 来源: sp20241126
新华社香港8月11日电 题:唱片博物馆:追寻音乐原始之美
新华社记者谢妞
当留声机的唱针划过一圈圈密纹,旋律流淌,时光静谧。欣赏音乐的方式很多,播放黑胶唱片颇有仪式感。
在香港铜锣湾的一栋写字楼,约50平米的房间内,有一座由约2万件唱片、磁带、留声机等物件堆叠而成的“堡垒”。这是音乐发烧友邓汉深耗时7年时间打造的音乐“桃源”。他摁下播放键,在黑胶唱片和留声机共同编织的音乐空间里,时间仿佛静止,只留下声音在空中轻轻飘荡。
与音乐为伴
邓汉深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的两位哥哥酷爱摇滚音乐,堆满房间的音乐器材、唱片等,成为伴随邓汉深成长的玩具。12岁时,邓汉深买下人生第一张黑胶唱片,他依然记得当时唱片播放时的感觉:“黑胶唱片充满质感且温暖的声音,是任何卡带无法替代的,这是它的灵魂。”
1987年,在家人的帮助下,邓汉深在湾仔开设了一间小型唱片店,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邓汉深对记者笑言,开始做这门生意时自己什么都不懂,只是希望日夜都能听音乐,听到自己不想听为止。在卖唱片的同时,邓汉深也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唱片迷”,不时聚在店里分享和交流彼此的收藏心得。
在邓汉深眼中,一张好的黑胶唱片值得被更多人欣赏。店铺租约到期后,邓汉深关闭了经营多年的唱片铺,在2015年成立唱片博物馆。在这方天地里,他潜心研究音乐的来龙去脉,与来自全球的“唱片迷”分享他的收藏。
博物馆内大部分黑胶唱片藏品都是歌曲母带,即歌手在创作、选歌并练习完毕后,正式在录音棚原始录制的、经过编辑完毕的磁带或光盘,用于复制、生产制作音像制品。
为了找到这些独家唱片,邓汉深曾每月往返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当时还没有翻译软件,他只能利用字典逐字逐句翻译。“语言不通,但热爱音乐的心意相通,只要能够找到独一无二的唱片,付出是值得的。”邓汉深说。
为了让访客了解黑胶唱片文化,邓汉深也自学不少关于黑胶唱片的知识。“希望访客通过我的讲述,了解黑胶唱片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在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意义,不虚此行。”
音乐是通用语言
“你现在听的是第一版母带,给你对比一下市面的MP3版,再听磁带版,就能分辨音色和音质的不同。”人们来到唱片博物馆时,会先坐到沙发上静静聆听完一首由唱片机播放的歌曲,随后再进行交流。
这是邓汉深对待每一位博物馆访客的固定动作。自博物馆开业以来,他接待过来自超过100个城市的访客。“来到这里寻找音乐之美的人似乎达成一种共识:艺术对于心灵的慰藉、音乐对于人心的振奋,是无可替代的。”
几年前,一位荷兰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演奏家返港探亲期间到访博物馆,得知对方身份后,邓汉深为他找出1959年苏联小提琴家列奥尼德·科冈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母带。
对方听完后感慨道:“这么多年自己一直演奏错了,也教错了学生,原来这段乐章的头和尾段应使用不同的演奏方法。”
邓汉深渐渐发现,一间唱片博物馆的成立,不仅是为喜爱黑胶唱片的人提供一个分享的空间,原来还有教化的意义,防止音乐在世代相传里被稀释和误解。
盼音乐之美代代流传
为留住音乐的原始之美,邓汉深利用应用程序收录了整间博物馆的母带、母碟内容。“多年以后,当有人想听原版母带时,可以真正听到这首歌的旋律,而不是通过文字资料了解。”
近年来,黑胶唱片呈现越来越热的回潮现象,成为既复古又时髦的潮流。邓汉深看来,黑胶唱片在数字时代的逆袭,使人们对音乐产品的需求层次变得越来越丰富。大家对黑胶唱片的喜爱,实质还是对音乐的喜爱,黑胶唱片是重要载体。
博物馆开通了海内外社交平台账号,分享黑胶唱片知识,促进黑胶文化的交流与推广。此外,这里还开设了黑胶唱片鉴赏课,讲授分辨音质和保养唱片机等知识。邓汉深介绍,许多黑胶唱片爱好者慕名而来学习这门课,最小的学员只有九岁。“音乐是没有年龄之分的,希望黑胶唱片文化代代流传。”
了解黑胶文化的人越多,才能把时代记忆延续下去。私人唱片博物馆与本地媒体合作,每周在电视上播放约30分钟的头版黑胶唱片,让黑胶唱片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
和邓汉深交谈的过程中,“传承”一词被频频提及。“我愿意把这些收藏捐出去,把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留给后代,让大家可以找回曾经开启最喜爱的音乐时那份崇敬感和仪式感,与音乐艺术深度交流,感受黑胶唱片的独特魅力。”
(责编:曹欣悦、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