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探讨: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25 01:02:32 来源: sp2024112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文化数字化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新的机遇。新时代,我国数字文化建设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继续提升我国数字文化建设水平?如何更好让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如何加强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编  者

推动新时代数字文化建设展现新图景(人民观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推动数字文化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具有明确方向和根本遵循

新时代以来,数字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擘画数字文化建设,既有理论上的创新,又有工作部署上的要求;既有布局谋篇上的高瞻远瞩,又有制度建设上的立柱架梁,为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培育工作,提出“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重要要求,强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数字化发展的时代大势,明确提出数字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新时代,我国网络文化的影响力持续增强,数字文化建设进入发展繁荣新阶段。

以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能够为其传承发展赋能蓄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对于古籍典藏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成果显著,“数字故宫”“数字敦煌”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新兴数字技术的运用,赋能考古、文物古建修复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以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数字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作为重要内容,《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作为8项重点任务之一,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用不断增强。今天,随着网络视听、数字文旅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更好满足,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取得丰硕成果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新时代数字文化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结出丰硕成果。

数字文化精品创作活力涌现。一系列有内容、有温度、有力量的优秀作品在网络空间激发情感共鸣,网络内容建设的创新活力持续显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92亿,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2278万。以网络视听节目《红色文物100》、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网络纪录片《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品在网络空间汇聚起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同时,深入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开展“网络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等,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氛围;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智慧广电、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数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快于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5.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30.3%,占比首次突破3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云音乐会、云展览、云旅游、云观影等线上文化消费不断丰富,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显著,网络游戏、音乐、文学、视频、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总体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容供给质量不断提升。

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深入广泛。网上文化交流共享渠道加快拓展,不同文明在网上对话沟通、互学互鉴更加广泛深入,互联网成为展示世界多彩文明的重要平台。“中国联合展台在线平台”集信息发布、展览展示、版权交易、互动交流等于一体,为各国视听机构、视听节目和技术设备展示交流提供渠道;多语种“丝绸之路数字遗产与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以图片、音视频等推介1500处世界遗产与旅游资源;“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项目吸引五大洲16家国家级博物馆参与;等等。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新桥梁。

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数字文化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党的二十大把“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我们要完善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

进一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要坚持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要通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做强做优文化企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持续推动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关于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作品质量更加精良,不断推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精品佳作。”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内容产业健康繁荣发展,丰富网络视听节目的形态和样式。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机制,为行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促进网络视听内容创意、质量审核、节目播出、终端投放、用户管理等全流程优化管理、全方位创新发展。

进一步引导网络文艺创作,推出更多网络文化精品。继续通过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生态,在网络视听领域确立更严格、更规范、更明晰的行业标准。继续加强对网络文艺创作的引导,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网络文艺精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执笔:秦 露)

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观察者说)

邢云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助力文化样式活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国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与古籍版本、日用不觉的文化民俗与典章礼仪,承载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记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充盈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重要宝藏。也要看到,一些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还需更好开发利用,一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只是静静地躺在展示柜中,距离从“保下来”到“活起来”仍有差距。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这些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进行全息拟态处理,把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从而让那些铭刻于青铜器、誊录于丝帛、书写于简牍、印刷于纸张上的文明,穿越厚重的历史,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近年来,我国实施一系列文物保护数字化工程,打造了文化传承发展的数字化样板。比如,敦煌研究院经过近30年的数字化保护探索与研究,形成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实现了对洞窟的数字化保护。截至目前,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示范”已经完成29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179个洞窟壁画图像处理、45身彩塑和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形成了超过300TB可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许多沉睡多年的历史文物、濒临保护危机的珍贵遗产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形态,以全新的样式回到人们视野中。

助力文化基因代代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完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5G、IPv6、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发展,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水平快速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数字技术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创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生态,生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数字文化。今天的中国,有超过10亿网民,数字空间提供的海量信息内容、丰富文化供给,不仅满足着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传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遇见”新生成的数字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在数字空间发生着交汇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以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仅体现在对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的技术赋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不同历史时空中的文化对话。我们要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特质、发展形态与新时代的数字文化融通起来,把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嵌入数字空间中,从而利用数字技术把中华文化基因注入数字生活,更好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多重价值,推出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技术增量和文化增量。

助力文化成果全球传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赓续中华文脉,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重要途径。只有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才能更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历史上,由于交通、通信等交往手段限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有限。即使在电视、广播等媒介出现后,全球性跨文化交流依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极大地改变了全球媒介生态格局。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是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创新取得长足发展,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坚强技术保障。要积极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用文化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来搭建传播平台、加强内容生产,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发挥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重要载体作用

深化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新知新觉)

陈 谦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让世界变成“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习近平总书记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今天,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映射,打破了传统地理空间的限制,让文化内容不仅可以直抵基层、直达群众,还具备了走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可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网络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网信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展现新气象。一是国际合作交流广泛深入。我国推进中欧网信合作,加强与周边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网信合作,建立中日韩三方网络磋商机制,举办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务实合作,推进中美网信领域合作,与各国一道共同利用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二是交流互鉴平台持续夯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增进理念共识、加强对话交流、促进产业发展、助推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和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推动了数字文化发展。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大会旨在搭建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互鉴平台,不断探寻网络文明建设的时代答案。三是数字文化不断做好做强。我国网络剧、网络文学等走出去热潮不减,网络文学传播从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扩展到欧洲、非洲。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对数字文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推动我国数字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快拓展网上文化交流共享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坚持平等与尊重。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参与权。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深化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要始终坚持各国在网络空间中地位平等、相互尊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尊重以平等为前提,尊重他国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是深化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的关键。既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要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通过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来拓宽视野,接触更多文明成果,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启发。

倡导多元与包容。人类优秀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在网络空间中,倡导多元与包容可以促进不同文明共生发展。要倡导多元,承认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认可和接纳这种多样性,进而欣赏和学习其他文明成果,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迪。要倡导包容,摒弃偏见和歧视,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文明,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增进对话与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差异,网络空间中的多方对话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认知和交流。要积极建立跨文化的网络空间交流平台,为不同文化提供彼此对话、相互理解的机会,通过对话表达观点、传递理念、分享经验,以开放态度倾听和回应他人观点,提升对彼此立场和思维的理解,进而增进信任和友谊,最大限度消除误解和偏见。

推动创新与共享。坚持创新能够推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坚持共享可以促进文明成果的广泛传播和互相启迪。一方面,提倡各国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研究和探索具有前瞻性和颠覆性的科技成果,为文明创新进步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创新和共享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提倡各国积极开展合作,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交流,让各国人民能够共享来自不同文明的丰富资源和成果。通过数字化平台、在线博物馆等方式,建立多样化共享平台,为各国人民提供交流、学习和分享的机会,让各国人民能够便捷地获取来自其他文明的成果。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7日 第 09 版)

(责编:卫嘉、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