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路在脚下

发布时间:2024-11-25 09:30:57 来源: sp20241125

原标题:校园足球,路在脚下

200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拉开序幕,由中国足协牵头负责。2014年底,校园足球转由教育部牵头负责。教育部牵头的近9年来,校园足球在推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增强孩子体质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要负责人涉腐、定位发生一定偏差等问题。社会上有关校园足球是否继续的问题一度甚嚣尘上。

新华社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专家,他们既强调了校园足球持续推进的必要性,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校准定位

截至2022年底,教育部共遴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278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24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138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54个;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8310所;国家和地方累计培训足球教师、教练员、管理人员、特色学校校长等达40万人次,其中17000余人获得D级、C级足球教练员证书。

校园足球在提升学生群体对足球的兴趣,增强孩子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明显。但也有专家指出,近年来校园足球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即过于注重搭建独立体系,欲取代体育部门的部分职能,应当予以纠偏,对校园足球的功能和价值进行再认识。

2015年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规定:“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开宗明义,校园足球首在教育,重在立德树人。

一名小学校长说,我们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我们的任务是教育,是通过足球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

实际上,从今年8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就能看出,校准定位工作已在进行。夏令营从注重竞赛结果向享受竞赛过程转变,从单一赛事安排向丰富活动内容转变,从组织人员的教体结合向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转变;不再以遴选最佳阵容、获得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为导向,而是让学生通过抽签重新组队,在新队伍的训练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着力为学生打造享受足球乐趣、增长知识见识、感受足球文化、提高足球技能、树立文化自信的活动平台。

问题和误区

——锦标主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锦标主义在一些开展足球的学校中依然存在,这与主管部门将其与政绩挂钩有关,“领导要成绩,组织要人才”的矛盾不时出现。

——功利性尚存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李培说,上大学是不少足球青少年的终极目标,他们通过拿等级证书实现该目标,但往往拿到证书就结束足球生涯。

——体系不完善

一位基层体育老师反映,基层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亟待完善;踢球的孩子文化学习跟不上,读书的孩子没时间踢球,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刻不容缓;由于缺乏教练培养体系,虽然很多师范类体育院系学生毕业后参与校园足球推广,但并不具备足球教练员资质,其知识结构无法满足校园足球开展,加之职业球员到基层学校的较少,校园足球水平很难获得实质性提高;由于缺乏相对固定赛事,各级裁判员缺乏锻炼平台、普遍水平较低。

——“12岁退役现象”

校园足球开展至今,小学阶段成效比较显著,但进入初中后,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数量呈断崖式下跌,即“12岁退役现象”。

究其原因,进入初中后,学业压力增大,多数学生只能“挂靴”;很多地区初中阶段没有固定联赛,开展足球的学校少,训练水平低,各校之间发展不平衡,校园足球与职业青训足球在初中年龄段出现差距,想走职业的只能进入体育部门体系,但真正进入省市、俱乐部梯队的学生少之又少;中国校园的标准化足球场地目前普遍存在于小学和重点高中校园内,而初中很少,有的市区连一块11人制标准足球场都没有。

——校园足球不担负世界杯出线任务

“校园足球国家队”一度成立,由此也出现了校园足球担负世界杯出线任务的声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春满说,校园足球属于草根足球序列,开展的目的主要是普及,其次才是选拔有天赋的孩子进入精英序列。“校园足球不担负世界杯出线任务。”

——忽视规律

李春满说,校园足球教练员在训练中往往存在忽视规律、追求短期效应、拥有惯性思维、天赋依赖(靠一两个孩子打比赛追求成绩)、错过时机(成长阶段重点培养的东西没有教)、不求细节等问题。

他还认为,用成年人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足球教育也是一大问题,毕竟两者在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教育背景、思辨能力、处事能力等方面都有巨大差异。

地方经验

——热爱与情怀

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穗石小学校长郭伟文说,自己是一个“视足球如生命”的校长。

他说:“这所小学只有12个班,500个孩子,从2014年我去当校长,决定组建足球队时,只有几个同学参加训练,到今天已有140多个孩子参加系统训练,通过足球课和社团,全员参与足球活动。学校只有一个7人制足球场,从下午3:30开始分时间段使用,一直到晚上8点,学校为此在球场安装了灯光。”

只要在学校,郭伟文都会陪着孩子们训练;节假日、周六日,如果学校有交流赛,郭伟文也都力争前往。“片区赛、番禺区比赛、广州市比赛,我基本一场不落跟着孩子们。”

他认为,每个球员都会有训练瓶颈,要跟踪观察他们训练时的各种变化,帮他们走出瓶颈。

郭伟文讲了一个小故事,体现出足球在和谐家校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有一些内向的小孩,一年级参加足球训练时一声不吭,六年级时已能跟队友主动沟通,很开心。家长流着眼泪跟我和教练说:‘谢谢你们,改变了我小孩的心理问题。’”郭伟文说,“我们(开展校园足球的目的)不是培养职业球员、国家队队员,而是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品质,这或许也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形式丰富、资源整合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不仅有校足球队、足球俱乐部、足球兴趣小组、足球社团,还定期开展体育节、足球嘉年华等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学校也长期组织班级联赛、年级联赛,以及不定期地邀请校外足球队进行友谊赛,给予爱好足球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广州市认定高水平学生足球项目团队26个,整合高校、专业机构参与培养;引入50名足球精英指导员入校提升校园足球水平,形成校外教练员专业训练和校内体育教师普及教学相融合的训练体系;注重校园足球师资建设,现有足球专兼职教师(含外聘)1774名,举办足球教师专项培训和足球教练员培训,提升体育教师足球教学能力;引入外籍足球教练员,提供先进足球教学理念。

——做好保障

广州市、区财政均设立校园足球专项经费,全市有1050所中小学校设立校园足球专项经费,2022年安排市级校园足球预算资金1620万元,基本形成校园足球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足球队员文化课跟踪机制,鼓励外出训练比赛学科教师随行,让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依托高校专家智库、专业足球机构、俱乐部,开展校园足球课题研究,提升校园足球发展科学性。

——搭建各类体系

加强市、区级竞赛体系建设特别是联赛建设是武汉市江汉区的做法,这里有贯穿全学年的固定赛事“万超联赛”,从幼儿组到成年组,每周一赛,将比赛作为训练航标,以比赛中暴露的问题为导向,既检验上周训练成果,又作为制定下周训练计划的依据。

针对基层学校场地器材、师资不均衡等问题,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采取学区牵头制,与航空路小学、卫星村小学组成学区,共享场地和师资。

部分足球重点城市在探索师范类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中国足协等级教练资质的培养模式,以使他们毕业后进入校园时具备较好的指导足球教学、训练能力,助力解决校园足球师资数量和质量问题。

专家建言

——追求高质量发展

李培认为,校园足球应追求高质量发展,不能停留在“有校园足球就行”的阶段;还要有效率、公平、可持续。

要做到上述几点,一要完善师资配备;二要完善评价体系,涉及资金监管、人员使用等;三要健全竞赛体系,分层分级,让喜欢足球的孩子都能参与进来,同时警惕因锦标主义而出现的异化现象;四要坚定实施足改方案,抓实抓细,久久为功,保障经费可持续投入。

——抓住政策利好

教育部高教司日前发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共有40所高校申报了足球运动相关专业。虽然最终有多少学校获批尚未确定,但这的确是校园足球发展的一大利好。

李培说,原先大学足球学院中的学业内容实际包含在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里,足球运动本科专业的设置将涉及很多与足球直接相关的内容,而不只是运动训练,比如管理、康复、经纪、教练、裁判等,“这样就有血有肉了”。

李春满表示,无论是教练、裁判课程的学习,还是计算分析、体能、心理等课程学习,只要掌握了一技之长,就能在未来的足球工作中得以持续性参与。

——加强体教融合

李培给出两点建议:一是明确体育、教育部门的责权利边界,减少分歧,形成合力。教育部门在义务教育期间做好足球普及工作,体育部门负责进一步提高足球竞技水平。

二是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教育部门需完善校园足球各类建设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内部监督评估机制建设,加强对校园足球专项经费的审计与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配置资源,对于评估不合格的单位进行督导整改或取消资格。中国足协具有管理我国足球竞赛体系、裁判、教练和运动员等级证书评定等权力,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评估机制,还要引入第三方外部监督评估机制。体育部门应建立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和队员的数据库,根据竞赛中的表现进行监督评估,作为人才选拔和等级晋升审核的依据。

他建议,体教双方应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把满天星训练营办成区域精英球员训练营,体育部门配备专业教练,同时对校园足球师资进行更系统、水平更高的培训;做好满天星训练营和中国足协青训中心的合作和衔接。

——尊重规律

李春满认为,要尊重球员生长发育规律、身心发展规律、足球项目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等。此外,还要让球员自主思考,独立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注重球员个人能力提升,毕竟个人能力是其将来参与高水平竞争的重要基础。

——以青少年球员健康发展为核心

李春满说,我们其实都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的,但现在的有些做法颠倒了——把孩子当做工具以追求自己的利益。

——健全人格

一位基层体育工作者建议,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包括足球在内,是为健全人格服务的。但很多人对这一概念认识不清甚至错误,从而可能导致整体价值观、理论和实践体系等均出现偏差。这也是我们与足球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根本所在。(执笔记者:公兵;参与记者:肖世尧、田光雨、赵建通、王浩明)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