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1:29:46 来源: sp20241116
中部地区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枢纽,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做好中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8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郑州举办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系统积极服务中部地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相关举措和工作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家知识产权局供图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部地区有效发明专利量已达61.8万件,同比增长19.0%;有效注册商标量达704.4万件,同比增长11.0%;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543个,批准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1397件,地理标志总量约占全国的1/5。
加大支持力度 持续优化营商、创新环境
作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区域,中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推进,不仅关乎本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维护全国整体创新生态的重要一环。
“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支持中部地区立足“三基地”“一枢纽”的战略定位,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助力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取得积极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介绍。
其中,按照“一省一策”的原则,建立了知识产权强省共建机制,支持中部地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据了解,目前已支持中部地区31个城市、64个县(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建设,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119家,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4个、试点园区13个,助力提升区域创新水平,促进整个中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持续优化营商、创新环境层面,郭雯表示,目前在中部地区建设1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5家快速维权中心。今年上半年,这些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共受理知识产权维权案件3136件,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
“安徽连续三年开展专利、商标、地理标志行政保护专项行动,形成了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此外,探索‘行政裁决+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纠纷化解,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司法部评定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优秀单位,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程胤表示。
江西省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庆介绍,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一标准+三贴近+三合一”要求,江西在全省各县区建立了261个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向基层延伸,形成相互衔接、上下呼应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格局,打通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强化转化运用 提升知识产权使用效益
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大力强化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已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和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中部地区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知识产权转化路径,助力中小企业和重点产业打通科技成果到市场应用的“关键环节”。
郭雯介绍,截至目前,中部地区已基本完成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工作,约9.4万件发明专利进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并面向中小企业匹配推送。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438.4亿元,同比增长60.4%。
“山西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完成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1.4万件;上半年专利转让、许可3538次,同比增长40.7%。”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武小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三年专利出让2.3万次,受让2.8万次,许可5201次,被许可5219次,专利产品累计备案2346件;全省建设15所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实现知识产权转化金额达2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三年总金额203.2亿元,较前三年增长77.3%……”专利转化运用方面,湖南也取得亮眼成绩。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吴峰表示,近年来,湖南扎实探索专利转化的“湖南”模式,加强供需对接,全省专利转化日趋活跃,转化运用效益大幅提升。
程胤介绍了安徽在以专利产业化为牵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截至目前,安徽完成全部9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3万件专利筛选评价工作,其中1.1万件专利进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按照“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思路,引导中小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目前参与存量专利盘活的企业已超过8000家。此外,还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共举办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58场,推介高校科研机构专利技术366件,发布股权融资需求48.4亿元,79件专利实现产业化。
用好地理标志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山西出台老陈醋保护条例,安徽连续6年开展春茶地理标志专项行动,江西赣南茶油等地理标志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河南建立钧瓷地理标志保护和监管体系,湖北加快建设蕲艾、京山桥米等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湖南浏阳花炮等地理标志产品列入中欧地标互认互保清单。
郭雯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中部地区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目前已支持建设2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推进8个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
“湖北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造就了一大批特色鲜明、品质独特的地方特产,地理标志资源异常丰富。截至2024年6月,湖北省拥有地理标志产品165个,地理标志商标537件。”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程浩表示,去年全省地理标志产值超过700亿元,涌现出了潜江龙虾、蕲艾、赤壁青砖茶等一批辐射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地理标志优势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增添区域发展动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山西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武小勤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省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1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8件,其中“山西老陈醋”“吉县苹果”入选第一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吉县苹果”“万荣苹果”“平遥牛肉”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大同黄花”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隰县玉露香”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名单。这一系列地理标志正以独特的品质特点宣传着山西的物产,传播着山西的文化,也提升着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截至今年6月,河南省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6个、地理标志商标113件。”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刘怀章表示,“西峡香菇”“灵宝苹果”等8件地理标志入选中欧地标产品互认互保清单。此外,建设了新乡、洛阳2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郑州(创意产业)、漯河经开区(食品)、禹州(钧瓷)3个快速维权中心,建设“信阳毛尖”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责编:王仁宏、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