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0:28:54 来源: sp20241123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题:推动成渝区域交通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日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印发。标准体系有何特别之处?对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17日,在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以标准体系推动区域交通融合拓展
“发布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目的是构建‘1+3+N’的区域标准化协同体系,以标准提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说。
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入第五个年头,区域合作进入了聚力推进、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徐文强介绍,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突出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运行管理协同联动三方面需求,共布局了50项重点标准,包括两地联合立项、共同制定、协同发布的区域性地方标准28项;鼓励先行先试、强化实施应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2项。
谈到以标准提高综合交通网建设质量,徐文强表示,将加快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标准制定,完善山区水上旅游航道建设标准,完善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设计标准。同时,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等标准制定,加强毗邻地区公交服务等标准供给。
“以标准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徐文强说,将加快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和集装器具循环共用等标准制定,加快冷链、危货等电子运单标准制定,推进货物水水中转作业等标准制定。
如何以标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徐文强表示,将研究高速公路智能化、内河码头自动化等标准,统一汽车充换电设施和加氢设施运营服务标准,服务智慧公路、智慧港口建设,推动交能融合,鼓励发展无人驾驶和低空经济。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加快重点标准供给,适时动态优化调整完善标准体系内容,不断增强标准创新活力。”徐文强说。
以标准体系助力交通一体化走深走实
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川渝两地具备良好的标准化合作基础。
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扩容改造加快推进,在建和已建川渝间省际高速公路通道21条;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建设全面提速;重庆中心城区与成都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实现“一卡通”“一码通”,两地300多个汽车客运站、1123条线路实现联网售票……
“两地以标准为引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落地实施了一系列智慧、绿色重大项目,在运行管理协同联动方面开展了重点工作试点示范,积极助力成渝交通一体化走深走实。”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郝祎说。
此前,围绕成渝智慧高速“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以及“怎么用”,两地共同发布了《智慧高速公路》系列区域性地方标准。如今,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的发布又将对推进交通运输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充分考虑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智能化技术在运输服务中的重点应用需求。”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洪波表示,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在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升运输服务质量效能、数智赋能交通高效治理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助力作用。
“我们将继续与重庆携手共进,将新技术、新模式融入区域标准建设,推动成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智能、便捷、高效。”胡洪波说。
以标准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标准,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作用。要更好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调互补,构建协调统一的标准体系。
“针对四川、重庆两地地势起伏、水网密集等环境特点,我们纳入了山区大断面隧道、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设计等区域性地方标准需求,形成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有效补充。”徐文强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柳成洋介绍,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绕智慧交通、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已发布9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此外,京津冀发布涉及交通、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区域协同地方标准86项;长三角在数字政府、交通等领域制定区域协同地方标准36项;粤港澳大湾区公布183项“湾区标准”。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也在不断强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徐文强介绍,“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相继制定了综合交通运输、智慧物流、安全应急、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标准,截至2023年底,交通运输现行有效国家标准908项,行业标准3145项,地方标准2405项。“交通行业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打下了坚实的标准基础。”徐文强说。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