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江西新余“1·24”特大火灾事故追踪

发布时间:2024-11-23 08:25:26 来源: sp20241123

1月24日下午,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导致39人遇难,9人受伤。

火灾事故为何发生?短时间内为何造成重大伤亡?遇难人员大多在二楼,为何逃生受阻?“新华视点”记者在事故现场进行了走访。

违规动火施工酿出特大事故

1月25日上午,新余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1·24”特大火灾事故情况。此次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失火建筑地下一层进行冷库装修过程中,施工人员违规动火施工造成起火。

记者现场走访发现,着火的建筑一共有三层,地下一层为冷库,一楼是网吧,二楼是培训机构和宾馆。事发前几天,冷库正在施工,附近居民看到有大量泡沫板运到店内。

现场救援人员告诉记者,事故发生时,施工人员正在对地下一层进行施工,电焊切割过程中导致泡沫板起火。事故发生后,新余市消防支队共搜救出48人,其中39人遇难、9人送医救治。据介绍,受困人员主要是参加教育咨询培训的学生和住宿旅客。目前,已有12名相关责任人员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

1月24日,消防人员在现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1月24日,消防人员在现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电焊施工属于特种行业,但是技术门槛低,工人自己买一套设备就可以进行电焊作业;再加上电焊作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备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加了引发火灾风险。

“刺鼻的浓烟闻几秒钟便感觉发晕”

记者采访了解到,火灾发生后,地下一层因违规动火引燃泡沫板而产生的大量有毒浓烟,通过楼道涌入二楼导致人员被困。

记者在二楼现场看到,这里没有明显的过火痕迹,一些桌面上落有因浓烟造成的黑色灰尘。一名从一楼网吧逃离的男子告诉记者,现场散发出滚滚浓烟,气味异常刺鼻,只闻了几秒钟便感觉脑袋发晕。

家住附近的一名居民表示,现场的火势并不大,但产生了很浓的黑烟。24日晚,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临街多家店铺的大门和墙体被浓烟熏黑,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烧焦的气味。

1月24日拍摄的火灾现场外景。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1月24日拍摄的火灾现场外景。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据了解,由泡沫板燃烧产生的黑色有毒浓烟能在短时间内造成人员窒息,这也是此次火灾事故在短时间内造成遇难人员多的直接原因。

“逃生通道”受阻 安全隐患突出

此次发生事故的是临街店铺。记者在现场看到,发生火灾事故的场所内通道狭窄逼仄,内部布局复杂,安全隐患突出。失火建筑的一层为联排商铺,二层被打通用作宾馆房间和培训场所,长约百余米的联排商铺中,只有两个进出口。

据一名现场目击者介绍,通往二楼的楼梯狭窄,仅能容纳两人通过,发生火灾时容易拥堵。在事故发生场所二楼,防盗窗有插销,在火灾浓烟弥漫的紧急情况下很难找到插销。

一名成功逃生者回忆说,事发时现场一片混乱,什么都看不见,所幸之前接受过安全培训,在黑暗中低着头、贴着墙、朝着光的方向走到门口,才得以逃离现场。受访救援人员认为,平时注重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培训提升自救能力,在关键时刻往往能挽救生命。

针对火灾事故现场暴露出来的隐患问题,江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强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消防监管,坚决整治占堵消防通道、封闭安全出口、防盗窗封死等突出问题,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全面消除安全管理死角盲区;要深入检视工作中的短板漏洞,迅速在全省上下开展地毯式、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通过开展直插现场的专业排查,强力整治各类风险隐患。(记者李兴文、胡锦武、范帆)

(责编:袁勃、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