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1016/06a46c5c-1d43-4124-8931-add060c7d29f_zsite.jpg)
10月16日,正值第44个世界粮食日,许多民众来到湖南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了解水稻的生产过程和发展历史,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图为小朋友观看晒谷子场景的模型。
中新社
记者 杨华峰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1016/b518d3bb-b974-4c4f-95ad-094a2756fe56_zsite.jpg)
10月16日,正值第44个世界粮食日,许多民众来到湖南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了解水稻的生产过程和发展历史,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图为民众参观两系杂交水稻标本。
中新社
记者 杨华峰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1016/ed7d37b5-1774-46b3-a731-58ea85ec1963_zsite.jpg)
10月16日,正值第44个世界粮食日,许多民众来到湖南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了解水稻的生产过程和发展历史,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图为家长带着孩子观看巨型稻穗模型。
中新社
记者 杨华峰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1016/21dc8e0e-c636-466d-8213-ee64195b2aad_zsite.jpg)
10月16日,正值第44个世界粮食日,许多民众来到湖南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了解水稻的生产过程和发展历史,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图为家长带着孩子与袁隆平雕像合影。
中新社
记者 杨华峰 摄
【编辑:李骏】